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對歷史經驗的總結,也十分重視運用正確的方法總結經驗。毛澤東同志說過,“什么好的政策都是經驗之總結”“善于總結經驗,就是領導者的任務”,強調在總結經驗時“不能夠羅列很多事情,而是要抓住重點,從實際出發(fā),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加以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學習黨史特別是黨的歷史經驗,“把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寶貴經驗總結好”,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結合起來,運用唯物史觀這個“共產黨人認識把握歷史的根本方法”,樹立正確黨史觀,“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fā)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實事求是看待黨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
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基本方法的論述及其精神,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中有充分的體現(xiàn)。同時,《決議》在總結黨的自身歷史經驗時,采用了其他一些具體方法,值得我們在學習中認真領悟、在實踐中加以借鑒。
第一種方法:既對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經驗進行總結,又注重把各個歷史時期貫通起來總結經驗
根據歷史背景和主要任務的不同,《決議》把黨的百年歷史歸納為四個歷史時期,并對每個時期的奮斗歷程和斗爭經驗進行總結和闡述。在此過程中,被實踐證明為行之有效的做法成為我們黨一以貫之加以遵循的寶貴經驗。
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決議》總結指出:“必須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中國“不可能像俄國十月革命那樣通過首先占領中心城市來取得革命在全國的勝利”,而必須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九一八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漸超越國內階級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黨必須“實行正確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堅持全面抗戰(zhàn)路線”“實施持久戰(zhàn)的戰(zhàn)略總方針和一整套人民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面對國民黨反動派悍然發(fā)動的全面內戰(zhàn)”,黨必須領導人民軍隊“在人民支持下,以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同窮兇極惡的敵人進行殊死斗爭”。另外,黨的自身建設要著重從思想上建黨,“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三大優(yōu)良作風,形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三大法寶”。
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決議》總結指出: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實現(xiàn)國家工業(yè)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嚴格區(qū)分和正確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正確處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十大關系,走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工業(yè)化道路,尊重價值規(guī)律,在黨與民主黨派的關系上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的方針,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等”。
關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決議》總結指出:“開創(chuàng)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局面,必須以理論創(chuàng)新引領事業(yè)發(fā)展”,要在“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要“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有利于共同繁榮的方向發(fā)展,旗幟鮮明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要“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健全民主集中制,發(fā)揚黨內民主,實現(xiàn)黨內政治生活正常化”,要“大力選拔中青年干部,促進干部隊伍新老交替”。
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決議》總結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總體布局、戰(zhàn)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目標,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盡管黨在各個歷史時期有著各具特點的形勢任務,形成的具體斗爭經驗并不完全相同,但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卻有許多共性的問題。例如,如何堅持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如何使黨更好地帶領人民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奮斗。這些問題在各個時期都存在。所以,總結歷史經驗,除了要對黨自身發(fā)展的各個歷史時期的具體經驗進行總結之外,還要把各個歷史時期貫通起來,總結一百年來黨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的普遍經驗。
為了把黨的各個歷史時期貫通起來總結經驗,《決議》專門辟出一部分,即“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提出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來的十條經驗,即堅持黨的領導、人民至上、理論創(chuàng)新、獨立自主、中國道路、胸懷天下、開拓創(chuàng)新、敢于斗爭、統(tǒng)一戰(zhàn)線、自我革命。這十條經驗,是黨從各個歷史時期的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是被實踐檢驗證明行之有效的,對今天乃至今后事業(yè)發(fā)展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二種方法:既從當前的認識高度總結經驗,又注重把經驗放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加以總結
總結歷史經驗,要站在新的時代高度,用新的認識加以指導,以實現(xiàn)認識的進一步深化發(fā)展。例如,《決議》在總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成就和經驗時,充分肯定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實行改革開放歷史性決策,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要性、正確性。從當時的歷史條件看,這些認識和舉措突破了對社會主義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固有認識,“實現(xiàn)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從當今社會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來看,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指引中國發(fā)展繁榮的正確道路”,中國由此“大踏步趕上了時代”。
在總結歷史經驗時,雖然要用當前的新認識加以指導,但也不能忽視當時的客觀實際。對歷史上形成的問題,只能放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和認識。正如列寧所說,“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就新中國成立初期決定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提前過渡、基本實現(xiàn)生產資料公有制和建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來說,當時作出這個決策的主要原因在于,新中國一方面受到“武裝到牙齒”的帝國主義侵略威脅,需要建立以重工業(yè)為基礎的國防工業(yè),另一方面從資金、物資到人才都極度匱乏,如果不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就不能適應以重工業(yè)為重點的“一五”計劃建設需要?!稕Q議》正是從這一歷史條件出發(fā),充分肯定了1953年黨正式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1956年我國基本完成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實現(xiàn)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建立起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必要性和正確性,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我國一切進步和發(fā)展奠定了重要基礎?!痹陔S后的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chuàng)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第三種方法:既著重總結成功的經驗,又不忽略對失誤教訓的總結
黨的歷史發(fā)展主流是成就,總結歷史時自然應以總結成功經驗為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上對《決議》作說明時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盡管黨的工作中也出現(xiàn)過一些問題,但總體上講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是順利的,前進方向是正確的,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闭腔谶@個情況,《決議》把著力點放在了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上,同時指出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用具體歷史的、客觀全面的、聯(lián)系發(fā)展的觀點來看待黨的歷史”,要“正確對待黨在前進道路上經歷的失誤和曲折,從成功中吸取經驗,從失誤中吸取教訓”。
《決議》在著重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成就和經驗的同時對存在的失誤和問題并沒有回避,而是通過總結經驗、反對錯誤觀點和言行、肯定正確做法等方式進行揭示和闡述。例如,《決議》在強調改革開放以后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重大成就,為新時代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奠定了堅實基礎、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的同時,明確指出黨也清醒認識到新出現(xiàn)的一些矛盾和問題。比如,“管黨治黨一度寬松軟帶來黨內消極腐敗現(xiàn)象蔓延、政治生態(tài)出現(xiàn)嚴重問題,黨群干群關系受到損害,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受到削弱,黨治國理政面臨重大考驗”?!稕Q議》在總結新時代十三個方面的成就和經驗時列舉了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使人們清楚地看到經驗總結具有的針對性,更加認識到寶貴經驗來之不易。
總結歷史經驗的方法還有很多,《決議》總結經驗的具體方法也不僅限于以上幾種。列舉出這幾種方法,旨在說明我們黨既重視總結經驗也十分重視掌握總結經驗的正確方法。學習《決議》既要學習其中闡述的寶貴經驗也應當領悟總結經驗的正確方法,更好地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不斷提升自身斗爭的本領,提高治國理政的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更好地肩負起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